OpenRoads Designer CONNECT Edition

地形模型创建工具

“地形模型创建”工具组包含用于从图形元素、ASCII 文件、点云和 LandXML 创建地形模型的工具以及从各种 Bentley Civil 产品导入地形模型的工具。这些工具还支持将两个或以上模型合并在一起,另外还支持剪切模型。

可以从各种源数据创建地形模型。每种数据类型均有不同的输入要求,但创建工具之间有很多相同的选项。多种创建工具使用以下两个概念:

  • 地理坐标系

  • 过滤

地理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部分支持用户在处理其他任务的数据时将数据从一种坐标实时转换为另一种坐标。如果数据位于下游任务所需的坐标系中,则不使用此部分。但是,如果下游任务需要与源数据不同的坐标系,则用户可以选择源数据的坐标系,并指定创建地形模型的坐标系。可以在创建过程中转换其他坐标系的源数据,然后在“复合地形”或“合并”工具中对其进行合并。如果“源”和“目标”设置为“无”,则假设源数据采用设计文件工作单位。如果软件可以检测到坐标系,则会填充到“源”字段中。

设置

描述

来源

无 - 指定传入的地理坐标系,显示“图像投影”对话框以从可搜索库中进行选择。

目标

无 - 指定传出的地理坐标系,显示“图像投影”对话框以从可搜索库中进行选择。

图像投影

要从库中选择地理坐标系:

  1. 在“GCS”部分单击源或目标字段中的按钮。

    指定传入数据的输入坐标系,以及相对于 TM 中使用的实际坐标系的输出坐标系。

    在主对话框“从文件创建地形 (Create Terrain from File)”或“从 ACSII 创建地形模型 (Create Terrain Model from ACSII)”的“GCS”对话框部分选择“浏览”按钮时,将显示第二个“图像投影”对话框。

    将打开“选择几何坐标系统”对话框。

  2. 展开库并双击 GCS。

    选择 GCS 并单击“确定”。

    指定传入数据的输入坐标系,以及相对于 TM 中使用的实际坐标系的输出坐标系。

在主对话框“从文件创建地形 (Create Terrain from File)”或“从 ACSII 创建地形模型 (Create Terrain Model from ACSII)”的“地理坐标系”对话框部分选择“浏览”按钮时,将显示此第二个“图像投影”对话框。

工作流

  1. 选择输入坐标系基准,并单击“确定”。

    “投影设置”对话框将使用选定的坐标系基准填充。

  2. 选择输出坐标系基准,并单击“确定”。
    “投影设置”对话框将使用选定的坐标系基准填充。

过滤

支持三个选项:“无”、“平铺”和“切线”。从经验研究来看,平铺算法更快,通常可以使文件大小减少 30% 到 50%。TIN 算法通常可以减少 70% 到 90%。

分块算法是用于将数据集划分为块的递归分治算法。为每个分块计算最佳拟合平面,如果 LIDAR 点落在用户设置的平面 Z 公差范围内,则将其移除。

TIN 算法可将位于用户设置的三角形平面的 Z 公差范围内的点过滤出来。TIN 算法先将点分块为最多具有 2 百万个点的分块,然后对每个分块重复进行三角形化以过滤出点。

完成过滤后,对话框中将显示“过滤前的点特征”、“过滤后的点特征”和“百分比减少”(只读)。如果加载了多个数据文件,则测试过滤器结果仅适用于活动选择。

选择该选项后,输入字段将更改为反映选择内容。下面列出了所有选项通用的字段。

测试过滤器

填充过滤器字段后,检查用于启动过滤器例程的“测试过滤器”是否填充了“报表”字段。在将数据作为表面导入之前,可以再次调整和处理这些字段(如果需要)。

源文件单位

如果软件可以确定数据文件中的单位,将填充此字段。如果无法确定单位,将显示“未知”。用户可以指定“未知”、“毫米”、“厘米”、“米”、“千米”、“英寸”、“英尺”、“美制测量英尺”、“英里”等。如果为“未知”,则使用设计文件单位。

如果选择“无”,则不应用任何过滤器。不需要进行其他输入。

平铺

分块算法是用于将数据集划分为块的递归分治算法。为每个分块计算最佳拟合平面,如果点位于用户设置的平面的 Z 公差范围内,将移除这些点。

Z 公差

过滤过程中,允许表面移动的 Z 坐标的变化。通常在第一次调用过滤函数时,对于英制数据集,Z 公差应设置为 0.5 到 1.0,对于公制数据集,应设置为 0.25 到 0.5。根据效果和所需结果,Z 公差可以上下变化。

最小平铺点

如果平铺的点数少于此数,则平铺不会细分。通常,此数量设置为 5。

最大平铺分界线

是指允许的递归级别,且是指初始平铺集可以细分的次数。通常,此数量设置为 5。

起点平铺长度

在递归到最少分块点之前,数据集最初划分为此大小的分块。此参数的设置需要适当了解点之间的距离,这需要检查 MicroStation 中的点才能确定。通常将此值设置为点之间距离的 10 倍。

切线

TIN 算法可将位于用户设置的三角形平面的 Z 公差范围内的点过滤出来。TIN 算法先将点分块为最多具有 2 百万个点的分块,然后对每个分块重复进行三角形化以过滤出点。

Z 公差

过滤过程中,允许表面移动的 Z 坐标的变化。通常在第一次调用过滤函数时,对于英制数据集,Z 公差应设置为 0.5 到 1.0,对于公制数据集,应设置为 0.25 到 0.5。根据效果和所需结果,Z 公差可以上下变化。

粒度

粗糙 (Course) - 过滤出较多点,其中脊和谷有一些模糊。

精细 - 过滤出较少点,其中脊和谷的模糊程度很低。

重新插入点

过滤点后,将基于公差进行进一步检查,公差范围外的点将重新插回表面中。